乐扣被曝含塑化剂塑料餐盒也有保质期四川双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寻找弃婴生父母公告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09版 质量报告
·乐扣被曝含塑化剂塑料餐盒也有保质期
·四川双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寻找弃婴生父母公告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9 质量报告 2013.3.29 星期五

乐扣被曝含塑化剂塑料餐盒也有保质期
◆安全的塑料餐盒由聚丙烯(PP)材料制成◆聚丙烯能承受的温度在120℃-130℃,为微波炉的中档火力◆塑料餐盒开始发黄、变毛糙就该淘汰了
    日前,中国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月刊 《选择》刊发文章,称测试了25款标注为可在微波炉中加热使用的塑料饭盒,其中7款样本的盒盖或盒身被上检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及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这四种塑化剂成分。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对此表示,塑料餐盒不仅有加热时间和温度限制,更有使用时限,即保质期。
乐扣:塑料餐盒检出塑化剂
    此次被检测的塑料饭盒中,“LOCK&LOCK”、“JCJ”等5款样本各检出两种塑化剂。泰国生产的“JCJ”样本盒盖和盒身检测出的DINP及DIDP含量最高,原产地为越南的“乐扣乐扣”的“易扣乐”(E-ZLOCK),3年前已停止生产销售,目前也不在中国大陆生产销售,其塑化剂限量符合欧洲标准及中国国家标准。
    中国香港消委会也称,被检出析出的塑化剂含量均低于欧洲标准规定。消费者如依照制造商的产品说明正确使用塑料饭盒,不会影响健康,无需过分担忧。
    乐扣乐扣官方也发出声明,称所用的原材料PP材质安全,未加入任何塑化剂,塑料产品定期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放心使用。
消费者:不知微波炉餐盒使用温度
    塑料餐盒有塑化剂,那它是否能进微波炉?其实,塑料餐盒在使用时也有温度限制,只是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
    记者走访成都多家超市发现,微波炉餐盒有很多品牌,且受到消费者热捧。记者注意到,标注了“用于微波炉加热”的塑料餐盒中,很多在显著位置标注了材料为聚丙烯(PP)。其产品介绍中称,该类产品最高可承受140℃。同时,部分餐盒的盒盖则用了另一种名叫PE的材料制作,且未标出使用温度。
    “这餐盒能在微波炉里用吗?”记者咨询超市销售人员,得到的回答是:“可以”,但对“具体加热温度”她却表示不清楚。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消费者也不清楚微波炉餐盒有使用温度限制,更不知道盒底就有温度标注。
专家:塑料餐盒加热有时间温度限制
    “虽然很多餐具都标注了‘微波专用’,但这并不能说明它就真的适用于微波炉。”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董金狮表示,目前,国家并未出台微波炉餐具的相关标准。
    另外,个别厂家用普通塑料制品冒充微波专用塑料餐具。它们价格低廉,经不起高温炙烤,很容易融化,塑料残留渗入到食物中,会危害人体健康。事实上,真正能用于微波炉的塑料制品的材质是聚丙烯,它能承受的温度在120℃-130℃。但微波炉加热的温度可以达到150℃。
    因此,董金狮表示,即使是根据标准检测合格的微波炉塑料餐具,也只推荐在700W以下、短时加热的条件下使用,除非是产品标明可用于烹饪或取得了其他更高要求的国际认证,才可以在更严格的条件下使用。
    据了解,700W大致相当于微波炉中档火力,而短时是指2-3分钟的加热。同时,要避免翻热油分或糖分高的食物,因为油的沸点高于100℃易超过塑料的耐热极限,而油、糖、塑化剂都是有机物,相似相溶。另外,要避免使用磨损性的清洁液或清洁布,以避免刮花塑料盒,释放出不明物质。
    董金狮还提到,部分厂商出于成本考虑,只用PP制作盒身,盒盖则是用耐热性能差的聚乙烯 (PE)或聚苯乙烯(PS)制成。PE超过110℃,PS超过70℃,就有可能析出塑化剂。所以微波炉加热前,最好把盖子取下。
警示:塑料餐盒也有保质期
    我们常会感觉塑料饭盒用过以后油腻腻的很难洗,而且用了一段时间后会被染色。其实,那就是提醒您:不用洗了,该换了。
    记者在超市发现,在售的塑料餐盒大多都标注了生产日期,但没有保质期。销售人员称,微波炉专用的塑料饭盒随意用,不存在保质期问题。而多位正在选购的消费者也都没听说过塑料有保质期的说法。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对塑料制品须在外包装上标识保质期尚无明确规定。而一个塑料饭盒“寿命”能有多久,要看个人使用和清洗方法。大多数塑料制品的保质期一般在3至5年左右,如果使用频繁,1至2年更换最好。
    “塑料饭盒使用时间长了,内部会凹凸不平,凹下去的部分弄不好就被你吃进肚子里了。”董金狮提醒消费者,一定要关注塑料制品的保质期,因为老化的塑料或会释出有害人体的物质。他建议,塑料饭盒、奶瓶、水杯等食品级塑料制品最好在保质期内使用。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