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11版 服装
·中外服装品牌 争夺中国二三级城市
·洗牌,服装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
·朝时装化靠拢 家居服市场前景可观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主编信箱
广告价格
本期首页
-
退出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报纸订阅
在线投稿
在线调查
第01版 : 要闻
第02版 : 经营者
第03版 : 质检周刊
第04版 : 监管
第05版 : 成都
第06版 : 地方
第07版 : 工商周刊
第08版 : 监管
第09版 : 地方
第10版 : 公告
第11版 : 服装
第12版 : 食品
第13版 : 汽车
第14版 : 房产
·
中外服装品牌 争夺中国二三级城
·
洗牌,服装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
·
朝时装化靠拢 家居服市场前景可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11
服装
2011.11.1 星期二
中外服装品牌 争夺中国二三级城市
外国品牌渠道下沉
从服装奢侈品在中国的消费趋势来看,用“迅猛”二字来形容毫不为过。汇丰银行的经济学家们在近期一份报告中预测,世界最奢侈服装品牌的黄金未来在中国。
以前只在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才会出现的Gucci店,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扩张到32家,新增的门店,大多布局在国内二三线城市。LV则迅速在中国的22个城市开了27家专卖店,包括长沙、厦门、无锡、苏州、温州等二三线城市。相对于Gucci和LV的疯狂扩张,Prada在中国内地成都、青岛、沈阳、西安等二线城市开出八家门店,算得上比较矜持。但其实我们都知道,Prada在内地的扩张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大牌们的扩张线路似乎不谋而合,但其实却是印证着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世界的消费支撑点在亚洲,亚洲的消费支撑点在中国,中国的消费支撑点在二三线城市”。
而在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地日益拥挤和饱和之后,渠道下沉成为不二的选择,中国二三线城市成为奢侈品牌抢摊的新疆域。如果把十年前众多国际知名品牌抢滩中国市场看作一次下沉的话,那么如今,它们再次下沉,瞄准了中国的二三线城市。
不管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渠道下沉,成为众多服装品牌未来的战略方向,中国二三线城市甚至更低的市场,成为欲争夺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的品牌们下一步的进军重点。
本土品牌向下向上拓展
在中国本土品牌的圈地运动中,大致有这样两个方向:一种是从上向下沉,比如美特斯邦威、七匹狼、真维斯等。另一种则是从下向上走,比如李宁、安踏、361°、特步、森马等,这些品
有人曾计算过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地区级市约600个,县级市2800个。假设在全国商场开设1500个销售网点,地区级市开设店铺以五到八个计算,县级市以保守计算开一家专卖店,那么,全国二三线城市的网点可达到8500个。这个数据足以让人热血沸腾,也足以说明中国市场庞大的消费容纳势量。可以想象,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必将成为全球商业竞争的角斗场,数量庞大的中国二三四级城市必将成为中国服装品牌和世界服装品牌争霸的主战场。
在这场圈地争夺战中,一个可被预言的未来就是——不管是国际品牌、跨国公司还是国产品牌、本土企业,谁能成为中国式大葫芦市场的主控方,谁就能创造商业生态圈中的新经济麦加。 消费质量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