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09版 要闻
·成都春天 大美龙泉
·禁烟 从党政机关做起
·两会·话题
国内统一刊号CN51-0104
主编信箱
广告价格
本期首页
-
退出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报纸订阅
在线投稿
在线调查
第01版 : 要闻
第02版 : 要闻
第03版 : 要闻
第04版 : 要闻
第05版 : 要闻
第06版 : 要闻
第07版 : 要闻
第08版 : 要闻
第09版 : 要闻
第10版 : 国际
第12版 : 国际
第13版 : 体育
第14版 : 体育
第15版 : 文娱
第16版 : 文娱
第17版 : 成都新闻
第18版 : 成都·焦点
第19版 : 成都·事件
第20版 : 成都·城事
第21版 : 成都·都市
第22版 : 成都·民生
第23版 : 成都·热线
第24版 : 成都·黄页
第25版 : 第e日
第26版 : 财经
第27版 : 财经
第28版 : 财经
第29版 : 健康
第30版 : 健康
第31版 : 健康
第32版 : 广告
第33版 : 色界·卖场
第34版 : 色界·卖场
第35版 : 色界·卖场
第36版 : 广告
第37版 : 数字·居家
第38版 : 乐活·食品
第39版 : 旅游·度假
第40版 : 旅游·度假
·
成都春天 大美龙泉
·
禁烟 从党政机关做起
·
两会·话题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9
要闻
2011.3.31 星期四
成都春天 大美龙泉
3月18日,第25届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开幕,拉开成都春天赏花序幕。今年天气偏冷,至今桃花还未完全盛开,但3月的龙泉,游客已经突破220万人次。“4月上旬至中旬,真正的赏花高峰才会到来。”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说,每天数以万计的游客慕“花”而来的同时,总投资410亿元的项目已经陆续在桃花节期间花落龙泉,助推龙泉经济发展;万兴乡“整乡”等生态移民项目也已顺利签约,惠及1万余户农民。
这个春天,桃花映红的龙泉,在最“汽车”、最“幸福”、最“田园”的“三最”目标指引下,更加美丽。
“汽车”龙泉
410亿元重大项目落户
3月18日,桃花节开幕当天,本届桃花节重头戏——“成都国际汽车城”投资说明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如期举行,现场集中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39个,协议总投资182亿元。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桃花节期间,将引进汽车(工程机械)重大项目54个,协议总投资410亿元,涵盖整车(机)研发、制造、零部件配套、新能源汽车、汽车商贸、物流及文化等领域,将大力助推龙泉汽车产业发展。
签约项目中,投资5亿元的川汽新能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将新增用地150亩,建设产业化基地和研发中心;明君集团商用车(乘用车)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达26亿元。
整车项目带来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大汇聚。东光集团、上海贝洱、福耀集团、鞍钢股份等25家第三批一汽大众配套企业与经开区签约,协议总投资31亿元。
至此,经开区引进的一汽大众配套企业已达62家。“这些企业基本都是从沿海地区来到成都,建设西部生产基地。”经开区汽车投资服务局局长俞建说,这些关键零部件企业在配套成都一汽大众的同时,也将为包括沃尔沃在内的众多整车企业提供配套。
“田园”龙泉
220万游客3月赏桃花
昨日下午,龙泉山上,汽车行驶缓慢。沿盘山公路上山,沿途不少的农家乐里,都有近半游客喝茶赏花。山脚的桃花已经连成片,不时有游客以桃花为背景拍照留念。
在桃花故里景区,桃花只有部分开放,部分桃树上还是花骨朵。“人数有增加,但还没有去年多。”农家乐老板王岚说,因为天气原因,桃花还没有完全盛开,估计今年桃花节的赏花高峰还要推迟几天,“但往年如果花开成这样,游客还是没有这么多的。”王岚对今年桃花节期间的客流还是充满信心。
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3月1日至昨日,龙泉共接待赏花游客220余万人次,单日客流超过20万人次,“4月初,桃花才进入盛花期,真正高峰还没来呢。”
与往年相比,本届桃花节在接待能力和交通畅通指数上也都有提升。该负责人表示,本届桃花节将持续至5月中旬,期间龙泉驿区将有1000家以上的农家乐接待游客,其中星级农家乐近100家。与去年相比,今年龙泉的农家乐大多增加了停车位,“全区一天内同时接待30万游客没问题。”
“幸福”龙泉
7万山区农民将“移民进城”
3月25日,龙泉驿区统筹城乡发展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随后举行,山区农民的幸福指数将大幅攀升。该区与多家企业签下41个城乡统筹投资项目,总投资达215.6亿元。在万兴乡“整乡”生态移民项目中,该乡所有的1.1万农民将彻底告别山区,“移民进城”。
龙泉驿区万兴乡位于龙泉山深处,自然条件最为艰苦,此次生态移民项目将该乡的7个村进行整体打包推介,率先探索实施整乡1.1万山区农民的生态移民。
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说,将用2至3年时间完成万兴乡整体生态移民,农民下山进城后,每人将免费获得35平方米的城市住房及10平方米的兴业物业(商铺),“拥有的物业可以汇集成市场、超市,农民就可以每年获得分红。”
2009年,龙泉驿区将万兴乡大兰村468户、1646名村民全部移民进城。山区农民下山进城后,移民劳动力就业率达95.6%,较移民前人均年增收4500元以上。“这次生态移民的模式和大兰村一样,万兴乡所有的农民都将搬离山区。”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民下山后,可在龙泉驿城区的18个安置点选择居住。
万兴乡生态移民后,所在的山区范围将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打造丘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8至10年内,龙泉驿山区的7万农民将全部‘生态移民’,进城安居兴业。”
龙宣早报记者陈昊摄影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