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05版 成都
·抗日名将之后 捐出蒋介石亲笔匾
·全警出动 夜查无牌无证三轮车
·铁水如雨落 烫伤3工人
·命丧挖掘机 大爷生日变忌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104
主编信箱
广告价格
本期首页
-
退出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报纸订阅
在线投稿
在线调查
第01版 : 要闻
第02版 : 要闻
第03版 : 热读
第04版 : 成都
第05版 : 成都
第06版 : 成都
第07版 : 第E日/成都
第08版 : 国内
第09版 : 国际
第10版 : 国际
第11版 : 理财
第12版 : 理财
第13版 : 体育
第14版 : 体育
第15版 : 文娱
第16版 : 文娱
第17版 : 专题
第18版 : 民生
第19版 : 专题
第20版 : 社区
第21版 : 汽车
第22版 : 汽车
第23版 : 汽车
第24版 : 汽车
·
抗日名将之后 捐出蒋介石亲笔匾
·
全警出动 夜查无牌无证三轮车
·
铁水如雨落 烫伤3工人
·
命丧挖掘机 大爷生日变忌日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5
成都
2009.3.17 星期二
抗日名将之后 捐出蒋介石亲笔匾
川籍抗日将领王铭章子孙向建川博物馆捐赠7块从台湾带回的词匾
早报讯 (记者 李庆摄影报道)今年是滕县保卫战71周年,昨(16)日,著名抗日将领王铭章的子孙以及儿媳一行14人来到大邑县建川博物馆,代表王铭章98岁高龄的遗孀叶亚华向博物馆捐赠了7块刚从台湾带回来的词匾,其中3块有蒋介石的亲笔题词,分别书写“民族光荣”、“死重泰山”、“烈比睢阳”。
“原计划婆婆是要来的,但突然身体不适,她的心愿我们今天带来了!”王铭章的长孙王德明站在建川博物馆“中国壮士抗战老兵”手印广场,激动地说。在他的身后,还有王铭章的子女以及儿媳,其中二儿媳白光莲专程从湖北赶到成都。对有这么一位英雄的父亲、爷爷,王铭章的子孙们说“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王德明说,捐赠给博物馆的7块匾是2月20日婆婆专门从台湾带回来的,上面的题词是王铭章阵亡后,蒋介石亲笔书写。原件由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叶亚华收藏的牌匾是1943年在台湾重新制作的,老人一直把这些匾带在身边,从没有离开过,可谓她的随身物件,这次送到成都,就是捐赠给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接过牌匾,表示将把它们收藏在川军抗战馆,让更多人缅怀英雄。
昨日的活动上,川军抗战将军郭勋祺的女儿还向博物馆捐赠了父亲使用过的柜子。今日,王铭章的子孙还将前往新都区祭拜王铭章将军,山东滕州代表也将参加。此外,成都市人民公园还将在川军纪念碑前举行图片展。
为何“烈比睢阳”
唐朝安史之乱时,真源县(今河南鹿邑)县令张巡与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死守睢阳,阻止了叛军南下。因无援兵、无粮草,睢阳被叛军攻陷,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将皆被俘,不降,全部被杀。但正因睢阳死守,整个江淮地区安然无恙。
1938年3月滕县之战,王铭章将军指挥第四十一军,挫敌凶锋,阻敌锐进,终至殉国,为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李宗仁将军评价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因此有“烈比睢阳”之说。
■相关新闻
故地重游 “飞虎队”老兵泪洒新津
早报讯 (周利华 记者 李晓波 实习生 张海燕)“60多年了,我终于又回到这里……”昨(16)日,在新津机场,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仰望头顶不时呼啸而过的教练机,眼含热泪,反复地念叨。这位老人曾是抗战时期飞虎队的成员,此次从浙江千里迢迢来到四川,故地重游,重回故地是他几十年来的夙愿!
老人名叫吴其轺,是国内仅存的3位亲历日军投降仪式者之一。当年曾是飞虎队队员,曾经歼灭敌机6架,也曾3次被敌机击中,却都死里逃生。1941年,吴其轺与战友驾驶教练机在岷江“快活林”一带,与4架日本神风战机相遇,被日机击中落水并负伤,是附近老百姓将他们救起。
“回四川,我就是想寻找68年前的恩人,当面向恩人们致谢。”老人先后20多次来到四川,这次不仅如愿以偿地找到恩人,还回到了当年的机场。吴老说当年受日军逼迫撤退,中途受伤后有段时间没有参加抗日,心头一直感觉遗憾和惭愧。
吴其轺在家从不与家人谈论与飞行有关的事,他的儿子吴缘说:“我是通过日记认识父亲的。他有每天记日记的习惯,到如今已经记了60本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