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为“兵教师”注入新动力推进“兵教师”工作 四川天府新区敢创新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c1版 四川退役军人
·四川为“兵教师”注入新动力
·推进“兵教师”工作 四川天府新区敢创新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51-0066 邮发代号:61-140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c1 四川退役军人 2024.5.21 星期二

拓渠道 通路径
四川为“兵教师”注入新动力
数读﹃兵教师﹄
  截至2024年4月底,四川省退役军人在校任职任教共有4148人,实现了21个市(州)全覆盖。
  ●在校任教1463人(不含任职,在编在岗1181人,临聘282人)。
  ●在校任职有2685人(在编在岗1295人,临聘1390人)。
  ●四川省退役军人持有教师资格证2965人,其中在校工作1524人,未在校工作1441人。
  本报讯(记者 肖晓)5月14日,全省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学校任职任教工作推进会在四川天府新区召开。会议总结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阶段性成果,交流经验、部署任务,推动“兵教师”工作高质量发展。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熊隆东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有关负责同志参会并发言。
  会前,与会人员观看了部分市(州)“兵教师”工作成果展示,深入天府新区部分学校、教师共享中心实地学习“兵教师”工作经验做法,并开展现场交流答疑活动。同时,与会人员对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逐一研究交流破解措施,探讨了课程共享、教师共用、校内外共建的创新模式,拓宽工作思路。
  会议指出,自《退役军人事务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学校任教的意见》出台一年多以来,四川相继出台《四川省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学校任职任教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教育部门、人社部门齐抓共管、同向发力,机制建设保障有力,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各项措施稳步推进,全省“兵教师”工作取得切实成效,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会议强调,各级各地要充分认识“兵教师”工作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举措,是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壮大中小学退役军人专任教师队伍的有力抓手,是培养青少年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意识、扛起责任担当,对照部、省“兵教师”文件要求,锚定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人才培养、畅通上岗路径、促进多元发展、坚持底线思维等方面工作,摸准开展工作的方法路径,奋力谱写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学校任职任教工作的四川新篇章。
  会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领导,要树立全省“一盘棋”意识,将“兵教师”工作放在国之大事、省之要事的大局中;要在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学校任职任教工作机制;要将“兵教师”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和重要议事日程,组建工作专班,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制定工作举措,强化工作保障,配套编制人员和专项资金。强化齐心共为、形成合力。明确退役军人优秀人力人才资源属性,盘活社会各方面资源,积极探索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合作,要主动作为,积极出谋划策,从上到下齐抓共管、同向发力,形成工作强大合力,帮助退役军人在学校教育教学岗位建功立业,为党和人民不断作出新的贡献。强化创新创造、破难攻坚。要抓好抓实重点问题,着力破解难点问题,确保“兵教师”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大力扩充师范专业学历教育规模,积极推动在川高校、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发更多国防教育辅导员、思政辅导员、兴趣特长辅导老师、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等专兼职岗位,推动有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聘用更多优秀退役军人参与学校军训、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等工作,支持多元化发展,全面拓宽“兵教师”任职任教范围和渠道。加强宣传引领、营造氛围。要加强对政策文件精神的宣传解读,做政策的“明白人”;要深入挖掘、广泛收集、积极宣传、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对贡献特别突出且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教师”等候选对象;要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与妇联、共青团等各方面联动,发挥“兵教师”在国防教育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营造更好社会氛围,激励更多优秀退役军人投身教育事业。
  会上,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唐章昭致辞;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广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分别作交流发言,国防示范校校长、“兵教师”、退役军人国防教育辅导员代表分享入校任职任教的经历与感言。

政策支持
四川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四川省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学校任职任教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到2026年,四川退役军人教师培养、聘用、保障和激励等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退役军人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优秀退役军人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渠道更加畅通,配备专(兼)职退役军人教师的学校比例进一步提高。
  具体包含十个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如以中小学为重点,扩大到大学和幼儿园;编制上采取编内编外同步推进,实行编内单招,编外自主聘用,政府购买服务等;职业上从事学科教师,鼓励其担任国防教员、军训教官、校外辅导员、生活老师等;统筹区域内退役军人教师跨专业跨校区任职任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