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亲切关怀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十分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22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学院考察调研,察看毕业生创新创业代表作品展示,了解学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
一年来,宜宾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提质进位、多作贡献”总基调,把就业工作当成大事来抓。高校、企业、政府,尤其是人社等部门务实高效,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导向,用心用情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赋能。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指导服务、精准困难帮扶,做实做细在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宜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小林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在‘政策扶持、岗位挖掘、职业指导、鼓励创业、兜底帮扶’等五方面集中发力。严格对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要求,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专项行动。”
政策扶持“稳就业”
5月15日,“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四川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宜宾专场招聘会”成功举行,220余家优质企业组团带来4400余个工作岗位,场面异常火爆。据组织者介绍,活动成功与宜宾密集出台优质就业政策支持分不开。
一年来,宜宾市先后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重要要求的具体措施分工方案》《推动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在宜高质量就业攻坚行动方案》《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实施十大工程促进高校和中职学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及实施细则,明确分工、量化任务、部门联动、集中攻坚,最大限度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据悉,去年以来,宜宾市按政策共计发放创业补贴、见习补贴、参军奖励等各类补贴资金近4200万元、惠及高校毕业生1.4万名。
岗位挖掘“拓就业”
“我是宜宾人,2019年7月毕业于攀枝花学院。宜宾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设立较多公益性岗位,通过面试我被成功录用,因表现好被留任到现在。”高校毕业生李智对记者讲述着。翠屏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天宁介绍,他们充分挖掘包括就业见习在内的很多岗位,全面提供给高校毕业生。
据了解,一年来,宜宾市充分挖掘五粮液、丝丽雅、天原、四川时代、朵唯、英发德耀等国企、民营企业岗位资源,大力开展万名本科及以上人才招引计划,稳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三支一扶”等岗位规模,今年1至5月,结合春风行动、大学城双选会等,高频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279场,服务高校毕业生6.5万人次。
职业指导“促就业”
陈茂秋毕业于川大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21年入伍,今年3月退役。退役后,对以后的职业选择很困惑,宜宾人社部门进行职业指导,帮助他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今年初,“就业指导”走进宜宾学院,开展了“就业服务基层行走进宜宾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宜宾还联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营师资培训,组织全国职业指导专家、就业服务竞赛“十佳选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职业指导服务,帮助提升求职能力。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指导模拟大赛等,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劳动光荣”理念和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同时,宜宾还开设了“乐业宜宾”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划系列课程,邀请资深职业规划专家、本地科技领军人才、企业高管,开展就业创业辅导培训;组织“悦动青春·走近宜宾”实践活动,覆盖大学生5万余人次;定期邀请市直部门局长、县(区)长、企业董事长“三长”进高校开展主题宣讲,增加高校毕业生在宜就业创业的认同感。
两个兜底“扶就业”
“我们加大了对大学生、残疾人、特困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朵唯智能云
谷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2022届宜宾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戴影樵,出生于绵阳的一个贫困家庭。她感慨:“我就业选择的英发德耀公司是第一家落户宜宾的光伏企业。9个月下来,已实现从行政专员到总裁助理、再到行政主管的转变。”
一年来,宜宾市做实做细“五类”重点帮扶对象就业服务,指导在宜高校建立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台账,按照“一生一策一导师”精准帮扶。重点聚焦在宜高校脱贫家庭、低保家庭等未就业毕业生,采取市外生源“点对点”发函委托帮扶,市内生源“一对一”跟踪帮扶就业。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兜底,开展“一对一”回访和“半月调度”,全力为有就业意愿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鼓励创业“带就业”
宜宾本土科技公司四川青霆科技董事长鲁潇毕业于宜宾学院,自大学开始便看准了赛道,开启了创业之路。这两年他们招聘的在宜高校毕业大学生、研究生占到了公司招聘总人数的45%。如今,青霆科技已成为在宜高校毕业生“就业沃土”。宜宾丰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红旭介绍:“作为高科技创业企业,我们和宜宾学院等进行产教融合,共同培养人才,通过创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高质量就业平台。”
宜宾市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目前共有5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4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自基地运营以来,累计孵化创业实体962个,扶持创业3475人,带动就业2.35万人。2022年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7亿元,仅今年1—5月,就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4亿元,同比增长68%。近年来,宜宾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宜宾赛区选拔赛等系列赛事,今年还将举办第四届天府杯创业大赛宜宾选拔赛,旨在“以赛促创”,通过创业带动更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充分就业。
市场抓手“推就业”
“今年,园区仅元品人力一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帮企业招到了上千名高校毕业生。”四川宜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苟小英介绍。
为深入实施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产业园组织全省60余名高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指导老师走进在宜高校。探索建立政府、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企业、高校四方联动机制,搭建就业平台。
四川宜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3月10日,开展2023年宜宾技能型人才专场招聘会,凯翼汽车、四川康佳等26家重点企业参加。4月26日,组织丝丽雅等14家企业,赴成都参加“职引未来”——2023年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四川站活动,提供岗位数超过1.1万个,其中宜宾企业就提供了286个岗位,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促进市场化就业,不断扩大就业“蓄水池”。
拉动增长“宜就业”
今年,宜宾人社部门创新开展了“直播探岗”稳就业引人才活动,通过“直播送岗+主播探厂+老总带岗+线上答疑+平台投递”,让高校毕业生在“云端”即可实现“码”上就业,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达4.9万人次。另外,宜宾人社部门还成立26个服务小分队,配合产业专班定期走进企业、开展调研、收集需求、解决问题,及时跟踪了解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动态和用工需求。
此外,宜宾市、县(区)还成立重点企业招用工专班,建立了技工院校、普通高校、重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成的用工保障联盟,形成了8000人以上常态化人力资源“蓄水池”。在四川人才网、中国三江人才网等开辟招聘专区,累计为55家重点企业,发布技能人才需求2791个。
下一步,宜宾将持续优化服务和环境,用更扎实的政策措施、更完善的配套资源、更优质的就业岗位,栽好“宜人宜居宜就业”梧桐树,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感受“人到宜宾好就业,逐梦戎州天地广”。
【记者手记】
一年来,宜宾人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心干事。聚焦就业观念引导,聚焦就业能力提升,聚焦就业机会推荐,构建全链条精细化就业服务体系,全方位护航在宜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宜宾人社始终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力以赴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作法值得点赞。 本报记者 徐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