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零工?
所谓“零工”,主要用来指代那些短工、临时工、灵活用工等非标准的就业形态。
零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美国采用灵活用工的方式来缓解失业压力。而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这种灵活用工的方式陆续引入其他国家,并且逐渐成长为许多国家就业市场上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典型如日本,在全体劳动者中,超过1/3都是灵活用工从业者。
我国的灵活用工起步较晚。不过近些年随着数字技术和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叠加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使得我国零工市场和零工经济不断壮大,并成为了政策关注的焦点之一。
学界普遍认为,零工大体涵盖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拥有稳定主业的零工从业者,这便是人们熟知的斜杠青年,他们拥有本职工作,打零工只是因为兴趣使然,或是为了发挥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特长,继而寻求不一样的工作体验,并获得额外收入,比如兼职做自媒体或视频主播、开网店等。
第二类是主动寻求自我实现的零工从业者,部分人本来拥有全职工作,但他们却拥有更加多样化的技能,因为觉得工作岗位无法充分发挥自身才能而选择主动离职,转型成为完全独立的以零工为生的自由职业者,这种情况在国外被称为“创意阶级的升华”,比如独立的商业顾问、咨询顾问等等。
第三类是没有稳定主业的零工从业者,一些劳动者并非想要抛弃主业,而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获得稳定的全职工作,不得已去寻找那些临时性且从业门槛较低的工作,且多为体力型劳动,如外卖配送、快递配送、网约车司机、家政服务、建筑工人等。
近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应运而生。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意见》的出台,零工市场将逐渐告别杂乱无序的时代,零工市场的春天来了!
A 面·零工
DID︵过去式︶
平台经济催生零工市场
零工,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升级换代。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迅速崛起,零工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工作场所和工作方式的多元化、平台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大大扩展了打零工的场景。一切可以外包的,包括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都可以通过零工的形式完成,一些以任务外包和工作信息撮合的大型互联网平台成为此轮零工经济的主要推手。零工已经不仅是一种工作形式,还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商业和经济运行模式。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零工经济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形态的助推器。 零工经济在稳定经济、降低失业率的同时,也存在就业方式不稳定、劳动者保障不足、优秀人才难留住等问题。因此,因地制宜构建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的零工市场,为零工群体提供就业推荐、职业规划、劳动维权等服务势在必行,可以保障其劳动权益,也可以推动零工市场“灵活而不乱”。
DO︵现在式︶
技术驱动建设零工市场
当前,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零工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零工市场线上化。互联网在劳动者和工作信息的匹配中扮演着撮合者的角色,一些企业通过自己的网站或者第三方招聘类网站,将兼职、短期用工等需求信息发布出来,以招募合适的劳动者,这实际上是把传统的零工交易模式搬到了线上。二是工作协作多元化、远程化。一些组织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及相关的办公软件进行办公,组织内部各个工作单元可以实现跨地区、跨区域的协作乃至外包,从事零工的劳动者可以以远程办公、居家办公和移动办公等模式实现就业。
有专家认为,这些零工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跃迁的空间。这两年早已有一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尝试运作,采取政府采购或公办民营等方式,为地方提供零工市场建设运营项目。
零工市场线上线下一体化
山西太原晋源区,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建设了3个“零工服务站”,今年4月投入运营。其中圣湖社区和阳光汾河湾社区“零工服务站”以太原市贝亲好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为依托,主要提供月嫂、保姆、保洁、钟点工等家政服务类工种;康培同福石材城“零工服务站”以山西企臣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为依托,主要提供司机、装卸工、水刀工等体力劳动类工种。
广西南宁西乡塘区,今年7月,零工市场投入使用。这是全市首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零工市场,集“等候用工、求职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劳动维权、法律咨询”等功能于一体,填补了南宁市市区在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方面的空白。这个零工市场选址位于友爱立交桥下的临街铺面,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800平方米,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就业创业全方位支持”,优化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服务,打造“就业有保障,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累了有凳坐,自带饭菜能够加热和保鲜,手机、电车可充电,闲时有书看”的零工爱心驿站和温暖港湾。
云南昭通绥江县,今年7月,投入运行了零工市场,让昔日背着背篓在街头等活的零散务工人员有了“温暖的家”。这个零工市场位于绥江县城B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内。零工市场内座椅、电视、饮水机、电风扇等设备一应俱全,还配备了候工休息、茶水服务、政策宣传、岗位推荐、维权咨询、技能培训等功能区域。零工市场开业当天,就有15家企业、20家灵活用工主体提供岗位241个,125名人员登记了求职信息。不仅如此,用工单位还通过“绥江人社”微信公众号里的“绥江零工”版块发布岗位需求信息,零散务工人员则通过同样渠道了解详细用工信息,市场所有服务均免费。
山东潍坊,建成22处“零工客栈”,在镇街广泛设立服务网点,开发“零工客栈”小程序,实现即时便捷的在线劳务对接。
WILL DO︵将来式︶
零工市场有望遍地开花
这一次《意见》的出台,各地人社部门纷纷表态,将尽快规划建设零工市场。
山东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董廷杰表示,下一步将全面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推动各县(市、区)至少规范发展1家公益性质的零工市场。
江苏省提出,今年将在省内市、县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中心区域布局建设17个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同时,江苏还配套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标准。
四川省安岳县人社局也提出,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探索微就业、灵活就业的用工方式,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优化灵活就业招聘服务,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B 面·新政
零工市场建设
九大要点
《意见》提出,“打零工”对促进大龄和困难人员就业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大力探索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强化零工人员就业服务,取得了积极进展。
为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更好地促进大龄和困难等零工人员实现就业,《意见》明确了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九大重点工作。
◎强化零工市场信息服务,建立零工求职招聘信息服务制度,将零工信息纳入公共就业信息服务范围,广泛收集零工需求信息,多渠道、多形式发布。
◎强化零工快速对接服务,建立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优化零工快速对接流程手续,设立零工信息快速发布通道,组织流动招工大篷车、定向招聘等活动,促进供需匹配对接。
◎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健全培训项目和培训政策推介服务,提供符合市场需求、易学易用的培训信息,引导零工人员参加急需紧缺职业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有创业意愿的参加创业培训。
◎强化困难零工帮扶服务,建立零工人员分级服务机制,对待工时间长、低收入家庭、残疾等大龄和困难零工人员加强就业帮扶,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按规定开展个性化就业援助。
◎完善零工市场秩序维护,公开零工市场服务制度、服务热线和投诉举报方式,依法监管职业中介机构,严厉打击黑中介、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
◎完善服务场地设施支撑,合理利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场地资源,设立零工对接服务专区,有条件的地方可就近设立零工服务场所,引导求职招聘双方有序开展对接洽谈。
◎完善信息化应用支撑,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运用,动态收集更新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信息,提供在线匹配对接、应聘报名、结果确认等“一网通办”服务。
◎扩大零工服务多元化供给,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兜底服务的公益属性,完善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资本和优质服务资源参与零工市场建设和运营管理。
◎开展零工市场动态监测,建立零工市场动态管理名录,向社会广泛公布地址、运行时间、职业(工种、岗位)、联系方式等信息,为供求双方对接提供指引。 本报记者 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