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版面概览
第03版 红色记忆
·中国援越200多亿美元
·毛泽东不吃酱油
·驶向市场的三驾马车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主编信箱
广告价格
本期首页
-
退出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报纸订阅
在线投稿
在线调查
第01版 : 要闻
第02版 : 人口新闻
第03版 : 红色记忆
·
中国援越200多亿美元
·
毛泽东不吃酱油
·
驶向市场的三驾马车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3
红色记忆
2011.5.26 星期四
中国援越200多亿美元
从1965年~1976年,中国生产的大型武器装备,许多都供应了越南。一些新型装备研制成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尚未装备,就优先援助给越南。当越南提出的要求超出了中国的生产能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即使动用库存,甚至抽调现役装备也要尽量满足越南的急需。
中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抵抗美国、统一南方的斗争,一开始即采取了积极援助的政策。1962年夏,中国决定立即向越南无偿提供可装备230个步兵营的枪炮。是年,毛泽东在会见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时特别强调说: “我们之间是相互帮助,共同战胜敌人。你们不会丢掉我们,我们也不会丢掉你们。”
美国在1964年初开始筹划扩大侵越战争时,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率先主动提出了向越南派遣志愿军的问题。7月27日,毛泽东对越南驻华大使陈子平等人谈道: “如果美国人轰炸越南北方或在越南北方登陆,我们就要打了,我们的军队想打仗了。中国人不是没有腿的,美国人能出兵,中国人就不会出吗?我们去你们那里,跨一步就到了。”
关于援越兵力问题,12月,中越双方签订军事协议,其内容之一为中国将派遣30万军队(5个步兵师和5个高炮师)开赴越南北方,以使越人民军可以抽调部分力量前往南方对美作战。随着越南南方战争的扩大,中国开始在更大规模上向越南南方无偿提供军事物资援助。据不完全统计,从1962年至1966年中国援助越南南方各种枪械27万支、火炮540多门、枪弹2亿多发、炮弹90多万发、炸药700多吨、军服20万套、布匹400多万米以及大批蚊帐、胶鞋、副食、交通通讯器材等。
与中国积极援越相对照的是,此时苏联对越南的抗美、统一斗争采取的却是一种消极回避的 “脱身”方针,将对越南的支持尽可能限制在舆论方面,对越经济援助,特别是军事援助较少。
莫斯科的种种立场和态度,不能不令越南方面感到遗憾。到1964年夏之前,实际上却只有中国在向越南北方和南方提供各种武器装备、食品和运输工具等援助。
苏联的这种对越方针,造成了越南在1964年底以前主要依赖中国援助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国与越南的合作也掺入了排斥苏联的成分。1960年中越之间达成的一项军事合作协议即规定,在未获签字双方中一方同意的情况下,禁止接受来自于第三国的援助。这其实是对越南获取苏联援助的一种约束。
中国苏联竞相援助
1964年11月9日范文同率代表团访苏,柯西金与之进行了会谈。苏越双方就苏联对越经济、军事援助问题达成了共识。是月27日苏方发表声明,第一次对越南做出承诺,向其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
1965年4月,河内的关键性防空区域已获得了苏联提供的大量高射武器装备。据美国情报部门估计,是年一年内苏联就向越南提供了1亿多美元的军事装备。
此后至1968年,苏联的对越援助稳步增长。虽然在1967年前苏联援助的总额还落后于中国,但其中军事援助部分却大大超过了中国。1968年苏联的对越援助额也已占到社会主义国家援越总额的50%,在数量上超过了中国。
勃列日涅夫以加强对越军事和经济援助作为加强苏联在东南亚地位的巨大杠杆,其功效颇为显著。1965年3月22日,胡志明、范文同在会见访越的苏联军事代表团时指出: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军队基本上装备的是苏联的武器和战斗技术设备。苏联新提供的这些军事装备,大大加强了越南的武装力量,为他们建成一支现代化的正规军提供了条件和保证。
虽然就实力而言,中国远远比不上苏联,但是中国的援助是最直接的和最及时的。到1966年3月,中国在越南北方的支援部队,包括两个高射炮师,总共有13万人。
1966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越南党政代表团时谈道: “越南南方凡是提出需要,我们有可能办到,就一定满足。越方没有想到,我们要主动提出。”并亲自交待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在援助越南南方的物资中,增加压缩干粮、肉松、猪肉罐头、咸鱼、蛋粉、雨衣、蚊帐和医疗器械。
1965年4月初黎笋率访华时具体提出中国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队的要求,6月中国以 “支援部队”的形式派出第一批军队入越,至1968年3月止,中国先后入越的防空作战部队、铁道部队、国防工程施工部队、筑路部队等共23个支队32万余人。1964年至1969年,中国向越南南方提供的各种现汇共计达1.8亿美元。至于军事物资援助方面,中国在1965年到1976年期间向越南提供的枪,炮、枪弹、炮弹、舰艇、中型坦克和水陆坦克、装甲输送车、汽车、飞机、炸药、有线电机、无线电机、军服以及大量油料、药品、卫生器材等军用物品,约合人民币42.6亿元,可装备200余万人。
由于越南在借助外力提高自主安全能力方面逐渐倒向苏联一边,中越之间在政治上的合作趋向冷淡,中苏两党关系破裂,中国援越的方针和态度随之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进入1969年后,中国领导人在同越南领导人会谈时指出:看来你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供给部队武器也不困难,而与此同时中国却存在一些问题。
越南彻底倒向苏联
越南劳动党的领导权在1969年9月胡志明去世后,实际已完全为亲苏势力所控制。中国希望通过加强援越来拉住越南,防止其被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与60年代相比较,对越物质援助的力度大大加强。
1970年9月,周恩来向越南领导人表示:中国方面一定要基本上满足你们的要求,将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你们。毛泽东更是特意对范文同强调说:“任何认为我们也有困难而说不要帮助你们的人都是反动派。”并且于11月批示将援赠越南南方受灾省200万人民币的物资,“增至500万”。中国对外贸易部则发出通知,督促各进出口总公司,将所拖欠的尚未执行完毕的1967年以来的无偿援越物资,抓紧清理一次,并采取措施设法完成。1971年~1973年成为中国向越南提供援助最多的三年,签订援助协定的总额近90亿元人民币,单就军事援助来说,近两年的援助物资即超过以往20年的总和。
在整个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期间,中国对越南的物资援助折价达200多亿美元。
但是当中国要求越南在一定程度上服从自己反对苏联修正主义、霸权主义的战略构想时,苏越关系趋向密切,中越关系逐渐走入低谷,苏联最终填补了美国撤离越南后的空白,使中国实际上处在了一种新的不安全的周边环境之中。
(摘自 《世界博览》2010年第9期 行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