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07版 非常男女
·“淘气王”如何成为画坛精英
·钢枪在手 所向披靡
·盼望春节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38
主编信箱
广告价格
本期首页
-
退出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报纸订阅
在线投稿
在线调查
第01版 : 要闻
第02版 : 人口计生
第04版 : 家庭养生
第07版 : 非常男女
第08版 : 特别关注
·
“淘气王”如何成为画坛精英
·
钢枪在手 所向披靡
·
盼望春节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07
非常男女
2011.2.1 星期二
“淘气王”如何成为画坛精英
他是一位从德国归来的自由画家,被国内画坛公认为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近日,笔者采访了他的父母,随着他们的讲述,一个颇有启迪意义的现代家教故事浮现出来——
□ 巴松
让 “淘气王”消停给他找件有兴趣的事
1978年3月,戴洵出生在成都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亲戴大荣是中国农资公司成都分公司员工,母亲姚明华在成都糖酒公司工作。戴洵出生时,国家还未实行 “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因妻子身体不好,戴大荣决定只要这一个孩子。
戴洵上幼儿园时,成天忙于工作的父亲发现,儿子脑子挺聪明,但个性懒散,做事经常显得漫不经心。“六一”节幼儿园表演节目,小朋友争着报名,而戴洵则无所谓的样子,最后还是被老师拉上台的。表演下来,戴大荣问儿子: “今天小朋友在台上都卖力地表演,就你敷衍了事。”戴洵嘟囔道:“我做不喜欢的事情,就做不好。”儿子的话,让父亲似有所悟。
一转眼,戴洵上小学了。体质瘦弱的他淘气无比,被公认为 “淘气王”。上课时,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就在下面画小人杀仗,老师向家长告状,他就在同学面前给老师画漫画。放暑假时,母亲把戴洵带到办公室,人家让他学孙悟空,他就满地打滚,用身上的新衣服当拖帕;人家让他装周扒皮,他就高声学鸡叫,把办公室的叔叔、阿姨逗得前仰后合,大家感叹: “这孩子的淘气劲啊,还真少见!”
为了让 “淘气王”有所消停,戴大荣决定给儿子找个事做。他送儿子学围棋、打乒乓球、练拉丁舞,结果都是半途而废。最后他才发现,儿子对信笔涂鸦最有兴趣,于是把儿子送到市少年宫去学画画。老师说,这小孩悟性挺高,是可塑之材。听着老师的评价,看着儿子的画技长进,戴大荣感叹: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兴趣喜好,家庭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然后把兴趣转化为本事。这以后,他托人将儿子送到著名花鸟画家陈承基门下学画。
激发兴趣 让快乐成为练画的动力
师承陈承基老师之后,戴洵的画技有了更快的进步:12岁获得全国少年 “希望杯”书画比赛二等奖,15岁获得墨尔本世界青少年画展三等奖。高中毕业后,又如愿考上四川美术学院。2002年7月,戴洵从四川美院装饰设计系毕业,又自费到德国多特蒙德大学设计系留学两年。多特蒙德大学曾培育过世界不少艺术人才,成都最火的中年画家周春芽曾在该校留学。
可让父母没想到的是,学成回国后,戴洵画画的情绪却低落了。原来,他的画进入一个较高平台后,再往上走一步都很艰难。有半年时间,戴洵完全不想摸画笔。儿子的变化,戴大荣看在眼里。那次,戴大荣的好友从俄罗斯旅游回来,带回几份圣彼得堡市的报纸,上面有美术专版,还有电子投稿邮箱。拿着这份报纸,戴大荣问儿子: “你敢不敢让自己的作品走出国门?”戴洵打起退堂鼓: “俄罗斯的大画家多了,人家怎么看得上我这无名小卒?”戴大荣笑道: “你若能在这家报纸发表画作,我赞助你去丽江旅游写生。”
儿子的兴趣一下就被父亲调动起来了。可多次投稿的结果,都成了 “泥牛入海无消息”,这让戴洵很沮丧,没再继续投稿。那天,戴大荣和儿子聊起投稿的事,他拍着儿子肩膀: “这样吧,咱们折中一下,只要你坚持向这家报纸投稿一年,无论画稿刊登与否,我都赞助你去丽江旅游。”戴洵投稿的兴趣被重新激活,更勤奋地画画和投稿,半年后,他的画作终于在圣彼得堡这家报纸连续刊登。
勤奋者自有丰硕的秋天。2007年10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美协发来邀请函,邀请戴洵去该市举办画展。画展期间,戴洵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誉,圣彼得堡市市长在中国驻圣彼得堡市领事陪同下,专门前来观看了画展,并向戴洵索取了一幅画作为收藏。同时,戴洵的四幅画作被世界最具名望的美术高等学府——列宾美术学院特别收藏。列宾美院收藏馆收藏有毕加索、凡高、达·芬奇等著名大师的作品,能和这些大师级画家 “同居”一室,戴洵对创作有了更多的底气和更大的兴趣。
职业转型 劳作也要带着快乐上路
2006年,戴洵和几个同学成立了一家装饰设计公司。为了支持儿子,戴大荣夫妇拿出多年储蓄,资助出任公司法人代表的儿子15万元资金。戴大荣对儿子说:“只要你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我们就支持你。而且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干好。”然而,办公司中,人际应酬、搞关系费心伤神,没完没了的应酬,生意场的尔虞我乍,让戴洵感到身心俱疲。时间久了,他厌倦了这种格外累心的生活方式。
2009年春节后的一天,戴洵对父亲说: “爸爸,我工作上的事情想和你聊聊。”看着满脸倦意的儿子,戴大荣笑道: “好啊,咱父子俩好久没交流了。”戴洵说: “我当初选择办公司,你和妈妈支持了我的选择。可我发现,我现在的职业纯粹是为稻梁谋,没有兴趣也没有快乐。我想换一种职业方式,把公司转出去专门画画,并作为终身职业。”
儿子的话,让戴大荣陷入沉思。年轻时的戴大荣也是美术爱好者,单位宣传画都是他一手包画。但他深知,要让画画成为快乐谋生的手段,既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那晚,戴大荣静坐了大半夜,望着劳累一天进入梦乡的儿子,他心里涌起深沉的父爱,对儿子的职业转型思索了很多……
一周后,是戴洵的生日。生日晚宴上,戴大荣郑重地对儿子说: “你上次说的工作的事,我和你妈妈考虑后,决定依然支持你的选择。既然你酷爱画画,画笔应该成为你快乐谋生的工具,我们相信你有这样的潜力!今天是你的生日,也是你的职业转型日,来,干杯!”
父亲的话,让戴洵多少有些意外。望着父母,他的眼睛湿润了。想当初,父母省吃俭用拿出15万存款支持他办公司,现在公司半途而废,本钱无法收回,他还担心父母会指责他这山望着那山高呢。他暗暗发誓决不让父母失望!
职业转型后,戴洵继续跟陈承基老师学习绘画,又跟著名书法家谢季筠老师学习书法。在他们的帮助和鼓励下,戴洵更加勤奋了,他经常整天整天地呆在画室内,面对父亲为他定做的檀木画台,或冥思苦想,或涂涂抹抹;或者自驾车去山野进行花鸟写生。尽管工作很辛苦,但他喜欢这样的谋生方式,每天都从事着饶有兴趣的劳动。
2010年7月,戴洵在成都丹青会馆举办了 “吉禽鸣幽”个人花鸟创作画展,画展开展第一周,参展的59幅花鸟画作就被爱家定购成交48幅!如此大面积的成交,让画界人士普遍感到惊叹。戴洵说: “我要感谢父母,让我拥有了一份既能谋生又饶有兴趣的工作!”